騰訊張志東: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2016-06-10

騰訊張志東: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利用小聰明各種加塞,是一種缺乏敬畏心的表現。騰訊也有不少產品有這個問題,還是PC時代的思維。

 

PC時代存在先行者紅利。PC用戶選擇的成本較高,用戶容忍度較高。一個產品做的不那麼好,只要生硬嫁接在流量門戶上,還是可以享受紅利期,四大門戶都是PC時代先行紅利的受益者。在PC時代,當時有業界人士描述騰訊「插根扁擔也開花」,一方面是說騰訊有一個比較好的流量平臺,另一方面也是諷刺,諷刺鵝廠一些體驗不夠好的產品,靠紅利來存活。

 

但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時代早已改變。公司內部也有「兄弟幫一下」的常見思維,這跟茶餐廳搭售也有同樣的思維。這種思維在移動時代是難以持久的。在移動時代,如果你不夠克制和敬畏,自然有比你克制、比你更用心的新產品會出現,移動時代的用戶選擇能力大大提高了。

 

小龍有句話講的很好,「讓商業存在無形之中」,我很認同。好產品和好商業,並不是靠不停的派傳單、不停地去干擾顧客,來向他銷售東西,這是一個不太愉快的理念。好的產品是在很自然的接觸點裡,通過優雅的服務體驗來打動使用者,讓用戶心甘情願的告訴朋友,讓用戶來做口碑代言人。這是社交類產品最重要的地方。致力於在自然接觸點上感動用戶,而不是勤快的各種搭售、各種拉,這是兩個不同的用力的方向。

 

 

騰訊張志東: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不克制的表現之一:勤奮的打擾

很多團隊很勤奮,很努力,但勤奮的不合時宜,我稱之為勤快的打擾。這是在大、中型企業裡最容易出現,鵝廠也不例外。一方面,團隊覺得自己超敬業,特別努力給產品推銷,讓顧客更多的消費;加班加點去策劃和運營各種活動,團隊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用心。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服務卻經常被使用者罵。這個時候團隊應該反思一下,勤快是不是用錯了地方。

 

最近看到樂問上有同事吐槽,QQ會員發佈了一個「你有個iPad還未領取」的行銷消息。這個消息下發文案很吸引人眼球,而使用者進入活動頁面後需要參與活動才有可能獲得iPad,讓用戶氣惱。當天看到同事們吐槽,SNG也通報批評了會員的行銷團隊。

 

這是一種「勤快的打擾」的常見案例。但是這樣的勤奮,越勤奮傷害越大。這種勤快會造成團隊內外認知產生極大的反差,一方面會讓團隊內部自以為是,產品獲得短期的點擊數字、收入,表面看起來很敬業;另一方面,每個顧客心裡其實都有自己的一桿秤,顧客自然會感知到哪些產品可以作為他長期信任的朋友,哪些產品不是。這樣的東東,很難量化,表面好看的數字不一定是有長期價值,好看的數字也會騙人。

 

產品的出發原點,應該是更優雅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讓團隊短期考核利益最大化。以用戶皺眉頭不開心換取的利益,就等於在透支產品的信用。透支行為自然是無法持久的。從做人來打比方,如果有一個朋友三天兩頭找你推銷保險,反復強調這是為你好,你就會覺得這個朋友好討厭,不會把他當做真正值得信任的人。我們很多產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斷定這個事情對用戶有多麼的重要,通過各種小聰明打擾用戶,引起用戶的關注。其實用戶只是「被重要了」。

 

 

騰訊張志東: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不克制之二: 貪心的加法

我和鵝廠不少的產品團隊有過切磋,貪心的加法是一些團隊的致命硬傷。產品團隊的主將或者部門負責人,不夠堅定,看到業界有產品冒起,不想丟機會,就在自己的產品上,很勤奮的疊加這個功能,疊加那個功能,團隊很勤奮也很努力,見縫插針的插入各種功能。

 

比如,幾個門戶新聞APP,頭兩年還是很清爽,後來大家的頻道越加越多,頻道裡還不斷添加垂直化的功能,訂閱,視頻,買車,買房,什麼的都往上加。鵝廠的新聞App也不能免俗,這其實還是PC時代貪多的門戶思維,後果就是精力沒有花在最核心的點上,必然稀釋了產品本身的核心氣質,損失用戶的信任。

 

每個產品,均有自己的邊界,一個產品應對一個核心訴求,解決一個核心問題。有的產品團隊因為歷史上有大的收入,或者大的用戶量,就覺得自己牛氣。對產品的核心理念和使用者的感受,缺乏敬畏心,以為有資金有團隊,疊加功能就是他們團隊的狼性進取。在業界,有不少公司的產品也有存在同樣的問題。

 

面對真實的世界,產品人不應該那麼自戀。即使有用戶量、有資本、有團隊、有IP、有收入,也並不代表你很牛,那只是一些輔助的元素而已,並不值得驕傲。貪心的加法,本質上就是違背產品的核心訴求,違背人性自然的規律,再多資源,也必然會失敗。對一個產品的方向和邊界,產品人是需要有堅定的信仰和敬畏心。團隊能否聚焦在一個核心場景上,能否優雅的和穿透性的解決一個社會問題?這些才是產品人值得驕傲的地方。

 

 

騰訊張志東:PC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不克制之三: 猴子掰玉米

還曾經遇到一些產品團隊,產品領軍人的思考深度不夠,對產品的方向和路徑,缺乏自信。他們會出現反復的大幅度的改變產品方向。每個版本都是大變樣,方向一會向東,一會向西。團隊是很勤奮,加班加點,可惜戰鬥力也是極大浪費,就像是猴子掰玉米,浪費了團隊的時間和生命。

 

互聯網的產品在反覆運算過程中,團隊通過必要的試驗,通過必要的求證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像猴子掰玉米那樣,一個版本是玉米,下一個版本變成桃子,再下一個版本變成西瓜,這就是產品領軍人的思考深度不足,根本沒有思考清楚要解決啥問題,被各種概念牽著鼻子走,把團隊帶到溝裡去。

 

資訊來源:虎嗅網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