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五種狀況? 調整 或選擇離職

   
2014-11-23

有這五種狀況? 調整 或選擇離職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認為,缺乏對工作的夢想與熱情,是現代工作者的致命傷。從奇異退休後,威爾許經常往來世界各地演講,回答聽眾各式各樣的問題。

 

 

「如何將興趣結合工作」、「如何在工作中懷抱夢想」這類問題,所佔的比例很高,他認為:「我們不可能知道哪個職務會把你帶到哪裡。」找到合適工作,是一個隨時動態調整的過程,工作者必須時時檢視現況、和自己對話,從中修正未來的職場規劃。「如果你認識一位十分忠實依循一套生涯計劃往前邁步的人,出席晚宴時,千萬不要坐在他旁邊,因為那種人一定無聊透頂!」

 

 

威爾許指出,工作者要懂得隨時聆聽5個與工作有關的訊號。

 

 

1. 人

 

工作者要尋找「調性」和自己吻合的工作。這包括各種價值、個性特質和行為,從員工應該多麼拼命工作,到對衝突是否處之泰然,績效評估是否開誠布公,開會的時候有多少笑聲,這些都可稱之為調性。

 

 

如果工作者的調性很難融入所服務的公司,每天上班就必須換上另一副臉孔,假裝自己是某種人,才能和別人相處。這可真是消滅工作熱情的殺手。

 

 

在這當中,工作者如果可以感受到自己很喜歡身邊的人,可以和他們聲氣相通,打從內心樂於和他們為伍,彼此非常有默契,發現他們的想法與行為和你很相似,那麼,這就是合適工作的正面訊號;相反地,如果工作者發現上班經常需要戴上一副面具,不時在心裡嘀咕:「我不需要和同事做朋友。」那麼,這就是警訊。

 

 

2. 機會

 

工作是否適合你的第2個訊號,和機會有關。也就是,這份工作能帶給你多少成長與學習的空間?工作都應該帶些挑戰性,讓自己覺得:「這份工作中的大部份我都會做。不過,我還缺乏某些技能與知識,可以在這裡面學點東西。」

 

 

威爾許認為,與機會有關的正面訊號,包括這份工作能給你個人和專業生涯成長的機會,能學到以前不知道該學的東西;警訊則包括,你以專家的身分被錄取,到職後,可能是那裡最聰明的人,都是你在提供建議,卻無法從工作上獲得學習與成長。

 

 

3. 出路

 

出路訊號則是找一份離職時對你有幫助的工作。

 

 

這可以從大公司、小公司2個角度來看。進入擁有強大「員工品牌」的公司,例如奇異、微軟、IBM、麥肯錫、花旗銀行等,就像奪得奧運獎牌,在往後的職場生涯,這樣的經歷會讓人聯想到傑出表現和成就,擁有在這些廣受推崇公司的資歷,往往就是能力最好的背書。

 

 

相對地,小公司的資歷,則可為工作累積另一種能力與肯定,因為在小公司,會有在其他地方比不上的經驗。例如,因為人力較精簡,工作者有機會更早擔任管理職、更早主持某個專案或單位,和內外部的高階主管,有更多共同工作的機會,盡早擁有這些能力,對往後的生涯絕對有幫助。

 

 

4. 目的

 

威爾許認為,幾乎每個人的職涯中,無可避免都曾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或需要,投入某些工作。擺在眼前的殘酷現實是,我們找不到明確的方法,擺脫為別人工作的枷鎖,尤其當工作者年紀漸長,有了家庭或是人際關係更加複雜時,更是如此。為了避免為別人工作而引起自己反彈,威爾許認為唯一的好方法,便是確實弄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了誰做某份工作。

 

 

在職場生涯的某個時點,工作者內心肯定會發出「為自己工作」的呼喚,如果能順從而投向它,那當然很幸運;萬一不能,也要能了解並接納那個拉住自己的原因,並從它與自己之間找出平衡之道。

 

 

5. 內容

 

威爾許指出,每份工作都有低潮或是艱苦時期。有時候,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填飽肚子,但是,理想的狀況下,工作者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最起碼,其中有某些內容是自己喜歡的。

 

 

這些工作內容,能讓自己感到振奮,不管是搞定麻煩的顧客、從主管身上學到經驗,或是與同事一起合作專案的革命情感。找到這些,就會吸引你日復一日回到工作崗位,願意去面對因此而延伸出來的各種艱困挑戰。

 

 

面對眼前的工作,你可以試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有讓你熱愛的內容,只要談到它,就讓你精神百倍,覺得它有趣、有意義,甚至能觸動內心某種原始的情感?

 

 

如果工作不能在某種程度內讓你感到興奮,那就不要老死在那裡。你也不必煩惱何時會找到有意義的工作,因為一旦找到能打動你的工作,你就能感覺到因這份工作而引發的熱情和興奮。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