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臭=香港腳?醫:不一定!

   
2014-06-07

腳臭=香港腳?醫:不一定!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夏天來到,鞋子整天穿下來,如果是下雨天更是潮濕悶熱,常常腳上突然出現一大片像被蟲蛀蝕過的凹洞,不但感受到癢,且會伴隨陣陣惡臭,許多人會以為是香港腳,其中有些人擦了藥膏仍沒改善,就醫後才確診罹患「掌蹠蠧蝕症」。

 

皮膚科醫師表示,掌蹠蠧蝕症的正式名稱為「小凹狀角質溶解症」,主要是因為足底病灶看起來很像被蛀蟲蛀蝕過的木頭,因此一般簡稱「蠹蝕症」。主要是棒狀桿菌在經常潮濕的足部大量繁殖,溶解皮膚角質層,造成足底出現小凹洞。

 

醫師指出,蠹蝕症好發於足底承受體重的前腳掌、腳趾及腳跟。患者通常脫鞋後,就會聞到一股如雞蛋臭掉般、如硫化物的惡臭。侵犯部位多半只在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因此較少引起發炎反應,患者也鮮少會有發癢等症狀。

 

治療方面,罹患掌蹠蠧蝕症者,只要塗抹治療棒狀桿菌的外用抗生素,約一星期之後便會有明顯改善,嚴重者有時則須配合口服抗生素,通常服用3-4天即可。但是,醫師提醒,有掌蹠蠧蝕症的患者即使治癒,平時應保持足部乾爽,襪子濕了要勤更換,最好出門準備兩三雙布鞋交替穿或是改穿涼鞋,避免再度復發。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