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運動15分鐘 減少14%死亡風險

   
2014-08-19

每日運動15分鐘 減少14%死亡風險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忙到沒時間,變成台灣人培養運動習慣的最大阻力,國內20年來推廣每天運動30分鐘,但根據統計,仍有高達75%的成人無法達到。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昨(18)天就發表「新版運動指引」,將時間減半,建議20歲以上全民每天僅抽空運動15分鐘就夠,研究發現只要能持之以恆,便能顯著延壽3年、減少10%癌症和14%死亡風險。

 

根據溫啟邦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Lancet上的論文「達到健康的最低運動量」,針對國內40萬名健檢民眾、平均追蹤8年發現,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就能延長3至5年壽命。

 

溫啟邦指出,研究顯示,從靜止到開始運動,第一個15分鐘的效果最好,比第二個、第三個15分鐘都要好,因此,雖然運動時間越多對身體有益,但其實只要動15分鐘就能享受到健康益處,而且這樣的運動方式也較適合國人的工作生態與作息。

 

但到底該選擇健走還是跑步呢?溫啟邦說,其實走15分鐘或跑5分鐘,都對健康有幫助,雖然單就時間效益,健走要用2至4倍時間才能趕上慢跑,但跑步容易造成受傷,因此建議剛開始運動者或年長者從容易持續、較輕鬆的健走開始。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現有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每周150分鐘(至少5天、每天30分鐘)」運動建議,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不易實行,但國衛院這項新的運動建議,每天只要規律運動15分鐘以上,一周累積有80至90分鐘,就能有效減少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風險,把健康變的更加容易輕鬆。

 

反之,完全不運動可能會增加約25%乳癌及大腸癌風險,糖尿病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也會提高近30%,事實上,每天15分鐘的運動一點都不難,上下班、倒垃圾甚至於是買便當,利用健走、騎腳踏車等,將運動融合在生活中,具便利性又省事。

 

不過,指引強調的運動是要「刻意」的運動,包括游泳、球類、舞蹈、爬山、重量訓練等,而非做家事、工作、打掃、帶小孩等身體活動,因為唯有刻意運動才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快,運動才能持之以恆。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