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1%的運氣>99%的努力

   
2014-08-11

雷軍:1%的運氣>99%的努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創業90%的公司都會死,它的主旋律就是關門。」小米的創辦人雷軍你一定知道,但你知道他曾經也是天使投資人嗎?在雷軍擔任天使投資人時,他坦言他看到的都是失敗,他認為公司能養活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說明你已經成為了那10%的企業。對雷軍來說,他認為小米從來沒有“安”過。小米不是巨頭,而只是個小公司,小公司就該要有小公司的態度。對未來有很強的求知欲,從來不認為自己怎麼著了。他認為,創業考驗的是把握1%機會的能力,該如何具備這種能力才是成功創業的關鍵。

 

雷軍曾在一場訪談中提到他當時參與金山軟體的創辦,是團隊裡第六個加盟的人,並且還領頭創辦了卓越網。當到了2007年底,已經上創辦了兩家公司的雷軍基本上已達到了可以退休的財務自由。期間,有很多朋友請他幫忙,所以他就用幫忙的心態做天使投資人。雷軍表示,有可能是他的運氣好,做事也比較認真,在天使投資的領域中,很快就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所以在大約三四年的時間中,他主要就在做天使投資。直到他的40歲生日那天,他的一大群友人鼓吹他再幹點事,說在矽谷和臺灣企業家裡,40歲還是個年輕小夥子的年紀,不要看國內的互聯網業界普遍年輕,其實他一點也不算老。事實上,雷軍自己心中也深埋著一段遺憾,回憶起當初在當大學新鮮人時他曾讀過一本名叫《矽谷之火》的書,當時就特別希望以後能辦一家世界級的公司,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實現。

 

雷軍說,他覺得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可能會是一個顛覆性的做法,所以他做小米手機,創始團隊8個人,一上來就有5個擁有海外背景的,就是一個準備辦Globa l Company的范兒,否則他也不用找這麼多人,不然只要往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人也能把這件事搞定,為什麼要找微軟、GOOGLE、摩托專門從國外回來的人,就是因為他決心想要創辦一個Global Company。

 

在創辦的最初其實雷軍知道整個行業有超過80%的人對他的計畫很看衰,但他覺得不以為意,畢竟這個念頭早就在他的心中盤旋了多年,只要把整件事想透,跟別人沒有關係,輸了也沒有什麼,他反倒認為若是這仗他打輸了,心也就踏實了,畢竟他曾經有夢,並且曾經追過夢,即使最後輸了也是一種答案。不至於說自己連試都沒試就輸了。許多人早期的創業是為了生存,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為了練本事。如今他們再創業是為了夢想,輸了也沒有關係,至少他們試過了。

 

雷軍:1%的運氣>99%的努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成功就是兩個要素,第一要勤奮,第二要運氣好。雷軍認為傳統的觀念老是告訴年輕人要勤奮、努力,誤導了無數的人以為勤奮就行。他自認勤奮了幾十年,發現也不怎麼樣,看到別人不怎麼勤奮,還老是成功。其實核心問題是,學校也好,所有人都好,沒有教大家順勢而為,把握機遇,順著風向走,把握機會很重要。他說,在三年前他邀請了一個工程師加入了他的團隊但被回絕,三年後他再度邀請他也不來,只是原因不同了。「今天不來的原因是三年前他看錯了,現在再來他覺得自己虧了。這就是不順勢,就算現在不如三年前拿得多,可也比待在那些公司多啊。他們就是沒悟出來這個道理,只看到了自己能幹,沒看到運氣的重要性。老想著要找下一個小米,下一個小米談何容易?」

 

雷軍自認今天小米的成功,80%要歸功於運氣,剩下的就是夥伴們20年來的行業經驗積累,比別人勤奮,又抓住了智慧手機的台風口,然後小米就贏了。剛開始做小米,他們計畫第一年賣30萬台,結果賣了700多萬。那時換機潮開始,每個人都希望用智慧手機,買不起蘋果就用小米了。第二年他們賣了1870萬,300多個億,迅速崛起。今年可能就4000、5000萬台了。但如果沒有這個浪潮,可能第一年30萬台,第二年60萬台,第三年150萬台,有個二三十億銷售額,也很厲害,但這就是另一種公司了。跟小米目前的巨星表現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颱風把它放大了20倍。

 

其實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趕上了好時候,但不同的是,在這些人成功了以後,總免不了將自己「神化」一番。在這20幾年間,雷軍說他看了太多的起起落落,他終於明白了一個不變的道理,那就是一定要順勢而為。看到運氣的價值,是一種能力,把握運氣也是一種能力,從小學校教的都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是那1%的靈感重要性可能超過了99%的汗水。

 

雷軍說,小米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欲望需求,和他們的供給不足之間形成了矛盾。小米兩年時間從零到這麼大規模,消費者覺得不夠,消費者會覺得這一切都是故意的。

 

客戶的期望值是每個月賣2000、3000萬台,但事實上現在的能力只有500萬、600萬台。剛開始做小米時,所有的代工廠都不虞理會,因為沒有錢!「現在再模仿小米模式進來的公司都容易了,他們真的要感激小米」。雷軍說,他們創業團隊有很多同事來自摩托羅拉,他們和代工廠以前都認識,飯照吃、面照見、會照開,就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後來他試過找夏普,夏普說過去幾年被中國的公司害慘了,大家都號稱能做幾百萬台,給他們準備了產能和料,最後賣了幾萬個不要了,那對工廠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尤其好的工廠本來就是供不應求,接了一單就不能再接別的了,萬一下錯一子,便滿盤皆輸!

 

當2011年9月小米第一次召開記者發佈會時,雷軍當時覺得他的這家公司應該不會死了吧。在那天之前,GOOGLE收購了摩托,他當時想想自己便覺得完了。但後來一查,那一天百度指數有三四十萬,已經很接近iPhone了。第二年還有京東跟阿里殺了出來,當時他也琢磨著是不是會轉移新聞點,幸好最後小米的關注度都很高。到了2013年影響力上來了,光百度指數就有200多萬,每個人都知道小米今天發佈,微博全部被刷屏,震撼了整個行業。

 

雷軍:1%的運氣>99%的努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直至目前小米共辦過四次發佈會,加上2013年10月的米粉節,每次都要提前準備一個月到兩個月,每天都在演練和琢磨。重點是PPT和視頻,他的團隊裡有四五個人全職在這件事情上琢磨,而雷軍自己則是每天花四五個小時研究,對內容,排練非常多次。

 

對於用戶老是批評小米供給不足,但對雷軍而言,他卻覺得那是一種「打是親,罵是愛」的表現。罵也是一種情緒,就怕用戶沒有情緒。小米很在乎用戶,把用戶當朋友。在2013年底小米建立了6個大規模的中央倉儲,在18個城市建立了零售店級別的服務中心,還有600家協力廠商售後維修點遍佈全國。網上的社區每天有180萬人訪問,網上問題15分鐘之內做到有答覆。大家看到的是表面的東西,這麼大的使用者群和銷售規模,是由很多細微的事情一點點構成的。以前有人老說小米的服務不好。雷軍說,在批評之前,不如先找出任何一家來和小米PK一下服務。互聯網公司做服務絕對遙遙領先,因為互聯網的核心就是用戶體驗,怎麼把用戶伺候好就是他的本事。

 

雷軍說,小米非常快,在現今的中國應該沒人能超越過他們的速度,但他覺得要克制下來,慢慢來,因為做企業掉進坑,多半因為貪婪,現在要慢點來,已經太快了。

 

雷軍坦言,他在做小米時總體比較從容,全都和他多年的社會經驗有關,他並不會因為小米的成功,就覺得自己怎麼樣了。常有人說他心理素質特別好,尤其每天被這麼多人罵著,還能像個沒事人一樣的活蹦亂跳,但他說那能怎麼著呢?以前被罵過度炒作,罵吹牛,覺得小米的模式不靠譜,到如今小米已經長這麼大,說服了大家,那些負面聲浪自然而然的都閉了嘴。

 

在去(2013)年,小米實實在在的邁向了規模,當小米做到100多億的時候,卻還是有無聊的人覺得我們不靠譜,覺得這個數字是假的。但到了現在,因為用小米的人太多了,不管走到哪裡都能看得到。雙十一,天貓小米四項第一,大家都看到了。

 

大家越來越理解小米不是一個手機公司了,小米模式做電視、做盒子、做路由器都一樣。它是一種新模式,加上了手機行業的一個具體案例和在手機上面一系列的創新,構成了今天的小米公司。

 

對於未來,雷軍說他不敢保證小米都會贏,但是小米模式的公司一定會贏。它就像工業革命之後,工業時代的公司對抗傳統農業時代的公司,不管你能抵抗多久,你都會輸的。

 

其實一開始他在做小米的時候就曾表示五年不上市,因為這和他自身的財務自由有關係,但更多的是他的智慧。雷軍說,這個社會泰複雜,他看過太多的人借著視窗期上市了,概念很好,股價滿天飛,其實業績不好。因為自己已經幹了20多年了,心裡踏實,沒那麼著急,更在乎把事情做好。他覺得,即使不上市,其實也可以像阿里一樣,獲得很好的回報。

 

「小米的理想狀態應該是一家用硬體搭平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司」。雷軍說,他們用硬體搭平臺,騰訊用軟體,阿里用電商服務。其實現在小米已經實現了,只是規模還小而已。雷軍表示,他的夢想真的是想辦一家世界級的品牌公司,讓全球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來自於中國的優質產品,他坦言,小米是他創辦的最後一家公司,幹完了這票他就要退休,因為夢想實現了,也是時候讓位交給年輕人拚搏。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