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貿協議再開

   
2014-09-10

兩岸服貿協議再開 | 文章內置圖片

圖 / 取自網路

 

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第九輪談判,今天起連續三天在台北舉行。雙方主談人是我國貿局長楊珍妮和大陸商務部港澳司長陳星,兩大女將首度在談判桌上過招,我方能否說服陸方,在汽車、工具機、石化和面板等四大產業底線「鬆動」,備受業界關注。

 

我方在汽車產業首要目標,是兩岸小汽車進口零關稅,考量雙方市場規模懸殊,我方擬依據比率原則,以雙方每年進口車輛數之一定比率,訂定初期進口配額,可能設定百分之廿五的目標。台灣每年自國外進口轎車四萬二千輛,大陸向國外進口四十萬輛;百分之廿五的限額意味:大陸每年銷台汽車配額為一萬零五百輛,台灣銷陸年配額則是十萬輛。

 

早在兩岸早期收穫清單協商時,在汽車項目雙方就觸及「百分之廿五」配額原則,但汽車整車涉及範圍廣,「無法短期內拍板」,加上開放後配套措施繁複,包括配額調配、法規調和、自製率認定等,其中,我方盼透過貨貿協議,提高本國車廠產能利用率,並且帶動台灣車廠整車自製率逾五成。國內主要汽車廠為打入中國大陸市場,多數支持政府開放大陸汽車整車進口;不過,機車業者為避免大陸機車低價傾銷,禁止整車進口方向不變。

 

石化產品部分,我方希望陸方,能以石化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的角度,評估塑化原料出口免關稅的依據,未來我方將依據「五原則」協商,包括「非屬我敏感商品」、「國內產業生產所需原料」、「我較無生產的中下游產品」、「陸同意相互對等開放」和「未納早收清單產品」。

 

至於我方擬不開放或降稅產品,則多屬於傳統產業,包括磁磚、毛巾、製鞋、重電機(如空調),部分塑膠產業、植物保護產業,即農藥;另一類為內需型製造業,如鋼鐵業等。

 

經濟部高層表示,雙方在市場開放分為「五籃子降稅」,各是A、B、C、D、E,分別是立即降稅、五年、十年、十五年和排除降稅,目前我爭取的汽車、工具機、石化和面板等四大產業,陸方仍放E籃「排除降稅」緊守;如何以配額、「特別原產地」突破,是未來三天重頭戲。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