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救濟人心 機器人腳助癱瘓者重拾希望

   
2016-04-02

科技救濟人心 機器人腳助癱瘓者重拾希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科技帶來的不僅是新穎的生活環境,更是有助於醫療的輔助。24歲張國皓在18歲時嚴重車禍、傷及胸椎、導致下肢癱瘓,原本身高180公分、愛打籃球,最後卻只能坐在輪椅、輪椅上高度局限於135公分,如同小學生身高,讓他非常沮喪。不過日前透過科技輔具、機器人腳等,現在的他可以獨立行走,活動範圍不再受侷限。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鄧復旦表示,國內約有2萬6000多名脊髓損傷患者,包括頸椎受傷、四肢癱瘓,以及胸椎以下受傷、下半身癱瘓。患者因長時間臥床及坐輪椅、無法活動,骨質不但不會增生,且流失的非常嚴重;且多數患者因坐著、運動量不夠、肚子慢慢變大,也容易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肺功能等問題。

 

科技救濟人心 機器人腳助癱瘓者重拾希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鄧復旦說,機器人腳能夠幫助脊髓損傷傷友實現再次行走的夢想;除此之外,更能透過行走訓練,達到運動效果,增進健康。現在的張國皓,已經能自在地透過機器人腳獨立行走,對於肌力及肺活量也都感受到明顯的進步。且在高科技醫材的輔助下,輪椅族再次行走已不是奢求,國外更有穿著機器人腳完成全程馬拉松的案例。物理治療師張立翰指出,透過機器人腳行走,能增進軀幹的穩定協調,也有益健康的維持,包括預防骨質流失、減少體脂、強化心肺功能等。

 

張國皓接觸了機器人腳,讓他能再度獨立行走,雖然依舊感覺不到雙腳,但至少肌力及肺活量都有明顯進步,活動範圍也比較不會受到限制。另一名患者王敏璇原本為健身教練,也因車禍意外,造成胸錐第八節骨骼傷害,她說,傷後的復健受限於只能做上半身肌力訓練,時間久了會覺得無趣又漫長。但機器人腳的訓練,可以學習身體平衡,腰部肌力也增強,改善久坐輪椅造成的駝背現象。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