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霈理財秘訣:跟錢做朋友

   
2014-09-06

吳怡霈理財秘訣:跟錢做朋友 | 文章內置圖片(圖片取自網路)

 

「謝謝你!」錄完影的晚上,跟吳怡霈約在電視台附近的咖啡廳採訪,點飲料時,只見她從皮夾掏出錢來,對錢小小說了聲「謝謝」,讓我很納悶:「為什麼要跟錢說謝謝?」

 

只見她一臉正經地告訴我:「因為我把錢當好朋友啊!跟錢做朋友,它才會進入你的口袋,在你身上留得愈久愈多!所以付錢時,我都會謝謝它幫我實現人生的夢想,收入進帳時,感謝它願意來我的口袋,希望能留久一點!」

 

說到吳怡霈,很多人對她一開始的印象,是端坐在主播台上報導新聞,4年前轉型為藝人,展開她開朗、活潑的個性,跨行主持、演戲、模仿,在《瘋狂大悶鍋》節目巧扮各種角色,從張懸、張雅琴到熊海靈,更讓人見識到她的百變形象。

 

工作上追求多元發展,然而對於金錢,吳怡霈卻只有一個態度,就是「把錢當朋友」。

 

吳怡霈理財秘訣:跟錢做朋友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會有「對錢專一、把錢當朋友」的念頭,來自於父母的身教與言教。吳怡霈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證券業高級主管,在她的印象中,父母除了討論子女教育、生活雜事,最常談的話題,就是金錢管理與投資,不僅家中堆滿了財經雜誌與書籍,上了車也是一路的股票經,「我還記得小時候,爸媽開車送我去上才藝課,打開收音機聽廣播,電台的內容不是路況、不是音樂,而是股票的即時報價。」

 

所以在吳怡霈7、8歲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是「投資」,別的小孩領到壓歲錢,父母多是幫忙存起來,她的父母不一樣,「媽媽都拿壓歲錢,幫我買零股、買保險,而且不時向我Update(更新)最新的數字,告訴我再過幾年,就可以買到一張完整的股票、現在保費繳到第幾年、身上有哪些保障。」

 

吳怡霈的父母從她14歲時,就幫她投保了完整的意外險、醫療險與癌症險等基本保障,「爸媽說有保險的人,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所以很早就幫我規畫,現在朋友要賣我保險,攤開我的保單一看,發現保得太完整,還找不到理由賣呢!」吳怡霈笑著說。


然而,父母「萬能」,事事都幫她提早規畫、安排,讓吳怡霈認識金錢的過程比同輩早,但這只是表面,並沒有內化成為她的理財好習慣。

 

吳怡霈理財秘訣:跟錢做朋友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她坦承,自己對數字的敏銳度,遠比不上父母,金錢、理財的知識,也只承襲到皮毛,因此在踏入電視台、有了自己的收入後,她在金錢管理上栽了個跟頭,一度失心瘋地迷戀名牌包。

 

迷戀名牌包的下場,就是與金錢的關係愈來愈疏遠,雖然沒有負債消費,但幾乎就是月光族,帳戶裡的資產都是以前父母幫她存下的,且放在利率很低的定存,資產成長停滯。

 

4年前,她受王偉忠賞識、脫離主播台,轉型成藝人後,反而像大夢初醒,對名牌包的著迷度下降。最大原因,在於收入與年齡增加,並體認到自己的價值,不該用名牌包來定義,她開始思考:「我可以多做些什麼,把錢保留下來呢?」

 

吳怡霈理財秘訣:跟錢做朋友 | 文章內置圖片(圖片取自網路)


吳怡霈計算每月主持費加活動費,收入大約50萬元,她開了5個銀行帳戶,依功能分類為「旅遊帳戶」、「薪資帳戶」、「投資帳戶」、「保費帳戶」以及「生活帳戶」,再把每月收入固定分配在這5個戶頭裡。

 

另外信用卡也一樣做分類,吳怡霈說以前手上有10張信用卡,後來她化繁為簡,依自己的需求保留「看電影」、「買化妝品」、「日常生活」、「繳保費」等4張信用卡,其餘全剪掉。

 

透過4張卡、5帳戶,不僅減少了無謂的花費,也在這4年內存到400萬元的頭期款,2013年中在內湖買了間總價1,300萬元的電梯大樓,坐擁自己的小天地,「這時我才真正體悟到,跟錢當好朋友、尊重錢,它就會留在你的口袋裡的真諦。」


本文轉載自《smart智富雜誌》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