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激增:有了數量,缺了質量

   
2016-03-28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激增:有了數量,缺了質量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有鑑於去年食安風暴及氣爆公安事件,政府與金管會開始要求食品、化工、金融及資本額達100億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從2015年起都要編製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據永續報告平台CSRone解析,去年有將近400家國內企業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政府要求下,台灣推動CSR成效顯著,但部分企業流於表面功夫,所以報告品質優劣兩極,呈現M型化趨勢。

 

企業社會責任(CSR)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簡稱,它是由營利組織發起,強調企業的永續發展。企業在進行商業活動時除了要考慮自身與利益關係人的狀況,也要考量它對社會和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所謂的利益關係人,是指可以影響企業決策,或者是被企業決策影響的單位,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附屬公司、合作夥伴和股東等,在考慮與上述單位的關係後,也要將社會與環境納入考量,因應以上條件而編寫的報告書,即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書面的方式,表明公司在永續經營及社會責任的目標、成果與承諾。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激增:有了數量,缺了質量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2015年食安風暴橫掃台灣,之後又發生高雄氣爆等重大事件,政府單位開始要求各大企業「著書以明志」。永續報告平台CSRone的平台管理師陳厚儒表示,2014年台灣只有215家企業發布CSR報告書,但到了2015年已經成長至384家,而其中有超過4成企業是第一次編製報告書。

 

在這些首度參與編制CSR的企業裡,與食品相關者高達6成。據統計,有9成食品業者是在法規要求後才開始編製CSR報告書,在此之前僅有4家食品業者在法規要求前就先主動出版CSR報告書。

 

陳厚儒認為,不到半數企業願意在CSR報告書中揭露自我不足之處,且大多企業只有說明罰款,沒有提及後續改善方式。因此就算提出CSR的企業有明顯成長,但質量並沒有隨數量成正比。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則表示,應該把CSR當作一種健康檢查,在過程中檢視自我並落實目標,這才是寫CSR報告書的真正目的。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