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融資就要把眼光放在未來

   
2014-10-13

要融資就要把眼光放在未來 | 文章內置圖片

圖 / 取自網路

 

對於一個急需發展起來的新創公司,它是需要資金去運轉的,但是融資多少錢才不算「燒錢」呢?對此,估值是一門藝術!?

 

「燒錢」的衡量標準就是企業的現金流,這只是一個會計成本。而一切成本歸根結底都是機會成本,僅僅從會計成本的角度是無法衡量真實的成本情況的,因為你如何衡量一個「機會」的價值呢?但是企業家的創造力正在於發現機會、創造機會。

 

關於企業的成本核算問題,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泰斗 R.H.Coase 就曾指出:我們要清楚,會計僅僅記錄過去的業務中披露的資料,而商業決策依賴於對未來的估計。因此如果你不考慮過去的情形會在未來持續多久的話,不能把會計記錄當作未來行動的指導。

 

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才會認同--估值是一門藝術。

首先,我贊同 Bill Gurley 提出的「燒錢的速度」的重要性,以及 Fred Wilson 的相關評論。

第二,作為擁有 1.5 億美元以上資本的風投,Fred Wilson:「估值能被修正。你可以低估,也可以高估三四倍,直到你獲得一個適當的價碼。」估值是可以被修正,但是在種子階段,錯估的代價要大得多,它會葬送一個公司,或者導致估值較低的融資,以致於更換管理團隊。

 

當我告訴企業家和我們投資的公司不要在估值問題上想太多,我的前提是,你必須是一位見多識廣的決策者,並且你還擁有一些讓你做出最佳決策的基本資訊。

 

底線!?

你到底需要多少資本來維持 18 個月的運作?
這筆錢是否足以讓你順利進入 A 輪?

 

當創業者回答完這些問題,告訴他們再加 30% 作為緩衝,因為總會有錯誤或拖延。

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設定估值,創始人都必須問:估值是否公平?估值是否對你是最優的,並足以讓你順利進入下一輪融資?

 

對於首次創業的人,我給你們描述一些場景好讓你們更理解:

如果你創辦了一個線上遊戲公司,你計算了一下,你只需要 100 萬,因為你剛簽了一筆 400 萬的交易,那麼 1,000 萬的融資前估值(pre-money)還是合理的。而如果你在競爭激烈的垂直領域裡做電商,你在初始期融到了 100 萬,那麼 1 億的融資前估值目標就顯得太冒進了。

 

融資只是你邁向成功的一步路而已,所以你要三思,不要讓自己的公司進入一個會迅速貶值的境地。對於上面說的這個電商,也許 600 萬的融資前估值更安全,這樣他還能順利進入下一輪。

 

還有一個有助於思考估值的例子。如果你的融資前估值是 1,500 萬,而你融了 200 萬,但這 200 萬是否足以讓你完成 A 輪呢?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你是否可以憑著這 200 萬創造出足夠的價值,讓你以至少 2,500 萬的融資前估值完成 A 輪?

 

在壓力下,有些企業家做到了,但大多數情況下,結局很慘澹。

 

融資太多或太少的問題

有些新創公司只需最少的錢就能起步,但有些不行。創業者會碰到融資太多或太少的問題。在 2000 年網路繁榮期,那時資本比現在流動得更容易,我創辦的第二個公司在首輪就融到 700 萬美元,但是最後以悲劇告終,我把這段經歷描述為「一大筆融資就像一聲爆炸。」錢燒起來的速度往往比創業者想像的要快,錢不是紙,而是澆了汽油的紙。不過幸運的是,面對破產危機,我們還是又融到了 750 萬美元,這個公司也逐漸盈利,但是我們也經歷了不少傷痛。

 

幾年前,我研究了一下市場,還計算出我們團隊最低需要多少資本,梳理出了一個創業觀念:如果融到的錢低於 300 萬美元,我就稱之為「失敗的融資」。在當時創業階段,我拒絕了一個 200 萬美元的投資,因為這些錢不夠。我還拒絕了一個 500 萬美元的投資,因為投資人想占 50% 的公司股份,這個投資人不懂,我之所以創業就是因為我不想再給別人打工。最後我直接就不融資了,因為那些投資都達不到我的最低目標。市場最終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當時有 3 個新創公司接受了 200 萬美元以下融資,最後它們都在 2 年內關門了。

 

一些創業者,他們都缺少必要的知識,不知道獲得顧客的成本到底需要多少。

每一個創業者都希望或者假設,他們的公司每年會以 1000% 的速度增長,而不需要任何行銷開支。只有不到 1% 的企業會足夠幸運地遇到這樣的奇跡。大多數公司都需要明智地去開銷,實現創造性地增長。

 

Keep It Simple

有時,也會碰到一些創業者想玩層疊式的估值遊戲:「如果現在投資,就賺了,因為 3 個月後我們的估值會翻倍。」

 

有一個真實案例,一個新創公司的 CEO 提出 600 萬美元的融資前估值,他說,3 個月內估值會到 1,200 萬美元。同時這個CEO他也要思考幾點:

 

第一,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明顯示這家公司會升值,尤其在這段時間裡。第二,我告訴他,從戰略上看,這個投資並不明智。我們已經看到不少玩出局的企業,他們就是低估了他們的現金需求,用完了資金,又不能及時從原有的投資人那裡獲得過橋資本。為什麼?因為第一批投資人並不想要進入更高的估值階段,比如說 1,200 萬美元,而第二批投資人又發現他們得不到第一批投資人那樣的好處。

 

對於投資人和生意夥伴,就得「己所欲者,亦施於人」。

 

Smart Money 就像鍍了金的現金

這是一個普遍的立場,但是需要囉嗦一句。告訴創業者們,smart money 是最好的,一個頂級投資機構比起某個不知名的投資人對你的估值就算更低,你要不假思索地選擇頂級機構。

 

強調一個頂級機構的價值都是不過份的,它能帶給你建議、指導和人際網路,這些能夠説明創業者去建立偉大的公司。

 

估值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或財務分析的練習。不要過度分析你的估值,但是你要清楚你的公司在每個階段到底需要多少資金。

 

永遠不要把你想要的估值金額寫在融資演講稿裡,或者告訴潛在的領投方。讓潛在投資人開啟估值協商的議程,這樣你就不會在融資開始前就走投無路,或者讓人暗地裡擔心你的智商。有時在種子輪或 party rounds 時,聲明你的目標估值是會起作用的,但是絕不要在 A 輪。

 

再說一句,做好你的功課。你要知道在你這個行業裡,最近的一些融資和估值的情況。不要奢望你隨便拋出一個數字就會有人買單。因為在估值時,投資人會讓一隻天鵝迅速變成醜小鴨。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