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存法則:產品與成本脫鉤

   
2014-12-19

企業生存法則:產品與成本脫鉤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在「第十五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上,吳曉波發表了演講,回顧了2014的現狀,也展望了2015的發展。一直到今天,整個經濟學界還不是很清楚2014年是好的一年還是壞的一年,這一年確實充滿了種種矛盾。最後,他還談一下對2015年幾個景象的看法,認為2015會出現四個比較顯著的景象:

 

1. 經濟會復蘇。

 

2. 在2015從今往後中國進入到新的金融商業主義的時期。

 

3. 2015年是一個創業的大浪潮時期。

 

4. 2015是一個大企業的危機年。

 

他也在演講中提到傳統產業如何面對2015的新創業潮流: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做企業靠各種各樣的成本優勢,到了今天,我們突然發覺這幾個成本優勢全部喪失了,這就是舊企業面臨的問題,不是因為市場不見了,而是成本不斷增高。

 

 

我們靠什麼辦法能讓產品和成本經營脫鉤?

 

1. 科技:有沒有形成獨有的科技能力,我們就有定價權了。

2. 品牌:用創新做出品牌,品牌產生新的附加值。

3. 服務:我們有沒有靠服務提高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利潤率。

 

當這一些新的元素被加入以後,實體經濟由一個舊的實體經濟變成新的實體經濟。這是一個實體經濟面臨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能夠擺脫對成本的依賴,進入到一個新的定價模式。

 

 

 

新定價

 

在這個過程中,未來的幾年內,中國的中小型實體企業仍然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去年到今年中國實體經濟的狀態一直非常不好,今年浙江省的中小企業倒閉數在三萬家左右,大規模的企業倒閉。專家認為未來的三年到五年之內,不管經濟的泡沫會怎麼樣,經濟有沒有復蘇,大概未來有一半左右的傳統製造業企業會離開這個會場。剩下來的實體經濟企業將完成一次重大的轉型。

 

 

我們看中國經濟未來會不會好的一個點,實體經濟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的轉型中有多少人能夠走出這個泥潭,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點。

 

 

 

新城鎮化

 

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中國主要的不動產價格上漲是發生在全國的幾大城市,未來十年,大量的錢還集中在北京就很麻煩了。過去十年北京人口增長了32%,上海人口增長了29%,如果未來十年北京在增長百分之三十幾,北京市就只有一個腳站在那裡坐地鐵。

 

 

未來政府會考慮我們的整個投資仍然會投入在城市化過程中,主要會投在290個縣城和3萬多個城鎮,會進入到西部和北部地方,這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新情況。產業要下去,人要下去,資本要下去,中國在各個層次和區域之間的貧富懸殊逐漸的減少。

 

 

 

新消費

 

中國現在是全世界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能力確實已經超過了美國,今年年底電商在全社會消費品比例達到7%,美國達到5%左右。在過去一兩年裡我們所有做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非常恐慌。我們發現原來的消費者不見了,原來非常熟悉的經銷商模式不見了,甚至未來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我們對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判斷都會出現問題。

 

 

中國這個市場上沒有什麼夕陽行業和朝陽行業,新的技術和新的消費產生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跟得上這些變化,能夠跟上就是新實業,跟不上就是舊實業,被淘汰的模型。這是我們看到的最近非常大的變化。

 

 

另外我們也看到人們在文化消費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開始電影的整個消費、旅遊的消費、健康的消費,特別是健康的消費,未來健康是最大的產業,大量的資本進入到這樣一個領域。

 

 

 

新金融

 

金融業在2014年遭到了非常大的衝擊,首先是今年出現了1949年以來第一次民營企業進入銀行,批了三家民營企業。出現了互聯網金融,衝擊非常大,第一是來自於大資料,今年7月份阿裡巴巴推出了一個產品:外貿貸,宣佈說所有在阿裡平臺上做生意的企業做一美元的生意,全國的七家銀行可以配套給你一塊錢的貸款,不需要抵押。為什麼阿裡敢做?因為這個企業掌握了過去十幾年做外貿所有的資料和信用。大資料是對傳統銀行業最大的衝擊。第二,支付。今年在座的如果有很多80後、90後都有支付寶、手機錢包。最近大家就這兩天有一個事情知道,滴滴打車,給大家補貼很多錢,剛剛融到了七億美元。這是今年互聯網最大的一單,打不到車給你補貼錢,專發一個滴滴的消息可以付你一兩塊錢的紅包。他在幹什麼?建立我們所有人的支付習慣,讓我們要學會用手機進行支付。

 

 

如果中國的六億五千萬的線民每個人都用手機開始支付,進行打車、買車票,當這些事情一發生,他就可以控制我們的貸款,控制我們的存款,我們就不需要去銀行辦理任何的手續,當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農業銀行的點都變成了紅包。大資料和微支付這兩件事是我們正在金融業發生非常嚴重的現象。

 

 

中國經濟產業界正在發生革命化的變化,如果把這個變化放到一個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來看,其實我們現在處在36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重要時期,從1978年到1998年讓中國由一個命運化的計劃經濟變成情形化的產業結構,98年以後到2013年讓這個國家由一個情形化的產業結構到重型化的產業結構,往後推進將是由重型化的產業機構變成消費、金融化的改革時代。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