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筆記本:下一個諾基亞會是誰?

   
2015-01-02

死亡筆記本:下一個諾基亞會是誰?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巨頭一旦進入頹敗期,不管怎麼掙扎,都很難重回巔峰,大部分公司死在了掙扎的路上。因此,英明的管理者都會將公司保持在上升期,一旦開始下坡,那麼完了。死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諾基亞掙扎過,用Lumia與安卓對抗,死了。摩托羅拉命運類似,也對抗過,死了。數碼攝影時代,柯達也對抗過,死了。

 

 

判定下一個是誰?只要看哪些公司處於頹廢期就行了。它們是誰?索尼、微軟、黑莓、雅虎、惠普、英特爾...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主營業務正被新的業務代替。

 

 

那麼幾年後,它們的名字,會不會也出現在死亡榜單?

 

 

2014就這麼無情地停在了最後一天。回看這一年,科技圈博人眼球的招數依舊如故,阿里、京東、陌陌,企業紮堆上市,跨界投資,黑馬逆襲。這一年,無論精彩還是遺憾,巨頭們、黑馬們也都將或主動或被動地踏上另一新起點。

 

 

移動互聯打暈了那些未能及時轉身的跨國科技公司,他們正在以不同的速度接近死亡邊緣線。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諾基亞莫屬。這一年,微軟在諾基亞Lumia系列上砍掉其 Logo之後還嫌不過癮,還要逐步放棄其功能機業務,諾基亞品牌就這麼消失了。

 

 

面臨類「諾基亞」境遇的跨國公司並不只一個,佔據10多年全球PC之王寶座的惠普終於放棄了PC,摩托羅拉在被Google收購後,又被賣給了聯想,柯達又是破產又是重組……。

 

 

 

看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巨頭紛紛隕落,你難免也會惆悵吧?沒落的原因無外乎缺乏創新,因循守舊而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的腳步。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商業世界的殘酷和有趣:機會有時候就擺在你面前,但轉身卻並不那麼容易。

 

 

那麼,這些昔日英豪是如何步步走向遲暮?這些由於沒有及時跟上移動互聯步伐而逐漸遭到淘汰的跨國科技公司,你是否從中得到了深刻反思呢?

 

 

 

No.1諾基亞:年度最絕望獎

 

宣告:微軟宣佈斥資71.7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及其專利組合,之後,微軟不僅吞噬了Lumia系列,就連其功能機也不想放過。

 

 

巔峰:連續15年佔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市值曾位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盤踞全球手機市場40%的份額。

 

 

原因:2007年,iphone問世的時候,諾基亞依舊對塞班系統戀戀不捨,超級機型推出緩慢,其高官錯估了行業趨勢,低估了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 當蘋果手機橫掃全球後,諾基亞終於醒悟,然後卻選擇了來自微軟的埃洛普出任CEO,在他帶領下,諾基亞智能手機不趕緊抱住安卓的大腿卻找難兄難弟windows系統。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都知道如果想翻身做老大,就要做平臺或佈局生態系統,收購是一個捷徑。然而在諾基亞的收購中,無論是鉅資收購德國地圖軟體公司Gate5,還是美國數位音樂專業服務商,都證明不是令其足以翻身的選擇。

 

 

 

No.2 摩托羅拉:年度最顛簸流離獎

 

宣告:在谷歌花費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後,聯想又從谷歌手中接過了摩托羅拉移動,而2014年摩托羅拉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只有區區2%。

 

 

巔峰:世界通信三巨頭之一、全球第一款商用手機、第一款GSM數字手機、第一款雙向式尋呼機、第一款智慧手機、第一個無線路由器。

 

 

死亡原因:摩托羅拉的沒落就是從狂妄自大開始,因為狂妄自大導致決策失誤,在面臨前後不一致或者對己不利的決策資訊時,否認企業因為外部威脅或內部瓦解而陷入危局的可能性。他們認為自己的技術優勢可以包打天下,往往就陷入「技術創造需求」的幻覺,沒有發現技術供給已經超過需求,競爭基礎已經發生變化。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應該重視客戶需求。

 

 

 

No.3 索尼:年度最會虧損獎

 

宣告:業績幾乎連續虧損7年,本財年虧損額仍持續擴大,預期虧損額提到了近4.5倍。

 

 

巔峰:擁有消費電子產業中最齊全的產業鏈、獨創風靡全球的晶體管收音機、隨身聽、平面電視WEGA產品

 

 

原因:索尼戰略決策嚴重失誤當是數碼錄放影機(DVD)規格之爭。為了爭奪數碼錄放影機市場,索尼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以及音視頻網站大量出現,市場對數碼錄放影機的需求則不斷萎縮。之後的索尼,基本上創新匱乏,守著品牌老本過活,開發的新產品也總是落人一步。這和典型的日本企業管理不無關係,「獨裁」式CEO,領導方向錯誤整個企業就很難翻身。現在索尼盈利一半來自金融事業,家電老本行早已經名存實亡,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的公司。只想說一句,在這樣的困境下,索尼拿什麼來復興呢?

 

 

 

No.4 柯達:年度最因循守舊獎

 

宣告:柯達破產,一年後,申請退出破產保護,進行公司重組。

 

 

巔峰:佔據全球2/3市場份額的膠捲之王、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照相機生產者

 

 

原因:在位居行業領先地位的狀況下,卻因此喪失了應有的創新和控制能力。在數碼時代的大潮中,為了確保自己在傳統感光膠片生產企業的龍頭老大地位,人為地擱置了數位照相專利技術,從而導致其他企業後來居上。

 

 

 

No.5 雅虎:年度最被遺忘獎

 

宣告:Google、Facebook等網站逐漸在各自領域內發展壯大,自己卻迷失在社交網路和移動互聯的大潮中,與昔日的王者寶座漸行漸遠,似乎已經被人們遺忘。

 

 

巔峰:全球互聯網企業領頭羊

 

 

原因:自創立之初,雅虎以高估價在市場上收購了太多的創新企業。但是如何將這些企業整合到雅虎當中卻是一件難事,這也使得雅虎內部出現太多不相關的業務。喪失技術追求,雅虎放棄搜尋引擎Inktomi,選擇Google為自己提供搜尋引擎服務,這時的雅虎似乎依然認為並不需要自己的搜索技術。

 

 

 

No.6 黑莓:年度最自我獎

 

宣告:在全球市場份額跌至1%,固守帶有鍵盤的直板手機,不斷在尋求出售與自救中掙扎,將研發的重任託付給了富士康。

 

 

巔峰:最安全的手機、首創主屏電郵通知、佔據美國市場半壁江山

 

 

原因:黑莓的產品基本上是被忽視的,因為它依然堅持在其設備中採用物理鍵盤、小螢幕和標準軟體。在鍵盤越來越不相關的今天,它還是固守帶有鍵盤的直板手機。當全球化席來之時,新興市場崛起,黑莓卻端坐發達市場,沒有順勢而為,搶灘新興市場的戰略安排和實際行動。

 

 

 

No.7  戴爾:年度最孤注一擲獎

 

 

宣告:戴爾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中斷了25年上市路,成了科技股的棄兒。

 

 

巔峰:戴爾模式(直銷模式)、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

 

 

原因:戴爾公司由於未能迅速適應移動網路和雲計算兩大科技趨勢而陷入困境。為了扭轉公司所處的不利局面,邁克爾·戴爾孤注一擲,並拿到鉅資使戴爾公司私有化,從而規避監管機構的審查和投資者的監督。與私有化同步進行的是戴爾業務轉型,在轉型企業業務上,戴爾也比競爭對手惠普、IBM落後一步。

 

 

 

No.8  惠普:年度最被CEO拖累獎

 

宣告:做了10多年全球PC之王的惠普放棄了PC業務,分拆成兩家公司:惠普企業公司和惠普公司。

 

 

巔峰:產品線最長、業務佈局最廣、解決方案最全的IT巨頭,全球最大印表機設備供應商,全球最大的PC設備製造商。

 

 

原因:2011年,惠普CEO李艾科宣佈將放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並考慮出售其年營收達400億美元的個人電腦業務,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大風口。當時IBM棄PC而去時,而惠普則通過強化PC業務自救,又錯失了轉型的大好戰機。事實上,惠普很早就提出移動生態圈戰略,但最終在移動業務上終無建樹,這和惠普一直陷入人事地震,CEO換來換去不無關係,而且惠普還把WebOS這個離互聯網最近的產品都親手葬送了,攤上一個不給力的董事會,夫複何言呢。

 

 

 

No.9 微軟:年度最悲情獎

 

宣告:蘋果公司僅靠iPhone獲得的收入比微軟所有產品加在一起的收入都多。

 

 

巔峰:PC作業系統的王者、辦公套件的統治者

 

 

原因:當蘋果推出iPhone手機時,鮑爾默還嘲笑著說,「iPhone沒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得很多市場份額」。微軟對Windows和Office的過度忠誠屢次導致自己未能迎合新興技術,沒跟上步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考慮使用者體驗是互聯網產品的忌諱之一,微軟卻一再犯這樣的錯誤。雖然仍然可以憑藉Office、Windows和Xbox 360賺取利潤,但是已經缺乏對消費者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可謂悲情色彩極濃。

 

 

 

No.10  英特爾:年度最失落獎

 

 

宣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競爭對手ARM在手機晶片市場上的份額可以占到90%以上,英特爾既要面對PC領域的營收減少,又要面對移動領域的成本巨額增加。

 

 

巔峰: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

 

 

原因:在過去的20年中,出貨量是英特爾重要的商業基礎,它憑藉龐大的出貨量來攤薄研發投入並保證利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模式不受用。在PC領域,英特爾選擇微軟形成了非常緊密的合作,以至於英特爾在初進移動領域時,首選的是與Windows Phone合作。同時,在手機廠商的選擇方面,也只是對少數的企業開放。在移動終端領域,更容易取勝的是開放而非封閉。如今,「ARM+Android」近乎把英特爾逼向了死角,ARM在手機晶片市場上的份額可以占到90%以上,曾經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如今何在?

 

 

 

想要複製成功的模式絕非易事,而衰敗基因的繁殖力卻那麼容易。曾經輝煌的企業走向衰敗可能會經歷這麼幾個階段:狂妄自大、盲目擴張、漠視危機、尋找救命稻草、被人遺忘或瀕臨滅亡。只是對於一家正在受到崇拜的企業而言,跨越自豪與自滿之間的微妙界限是多麼難以察覺。正是如此,企業更應謹記:即便你龐大如象,也要學會跳舞,吐故納新是你唯一的選擇。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