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婚禮也可以上網DIY

   
2014-10-13

自己的婚禮也可以上網DIY | 文章內置圖片

圖 / 取自網路

 

說起婚禮,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一輩子就結一次婚,一定要有個完美的婚禮。而這場完美婚禮的背後必然有著無止盡的細瑣繁雜的工作、新郎新娘和家人的身心俱疲還有新娘時常抓狂以至於越來越暴躁的脾氣。而這其中的問題無外乎在於:一場婚禮所涉及的環節眾多、各個環節的商家們多且分散、商家與使用者之間資訊不透明等。如此強烈的痛點,創業者們又怎麼會放過?

 

對於”怎樣利用互聯網幫用戶策劃一場省心省力又完美的婚禮“這件事,國內已經有不少團隊在通過不同點切入點開始做了,比如聚喜貓、易結網、婚禮紀、婚伴等。而在美國,這個市場同樣不缺創業團隊。今天在36氪開放日矽谷站路演的Lady Marry就是一個來自矽谷女性創業團隊的婚禮 O2O 產品,目前定位為 DIY 婚禮的策劃工具。

要理解 Lady Marry,我們首先需要瞭解美國的婚禮服務市場。在中國,“婚慶”在一場婚禮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大部分的婚慶提供的都是“一條龍”服務,即盡可能覆蓋到婚禮的各個環節,在一場婚禮中擁有很強的話語權。而在美國,卻幾乎沒有婚慶這樣一個概念,婚禮服務市場是高度細分化的。Lady Marry 的創始人之一 Joanne在美國辦一場婚禮所需要逐個覆蓋的環節多達十幾個,包括酒店、攝影師、婚紗設計、化妝、策劃師、婚禮督導、花束設計、廚師、蛋糕設計、甜點設計、請柬設計、婚車等等。

 

當然,如果你擁有一個好的婚禮策劃師,他會幫你聚集到一批合適的人來打造一場婚禮,但很多美國人並不傾向於這樣做。一方面,婚禮策劃師的收費往往比較高;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 85 後和 90 後們都更希望有一場自己 DIY 的婚禮。其實在中國,希望做 DIY 婚禮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但一場 DIY 婚禮有三個重大難題:首先,毫無經驗的新人對於一場婚禮不知該從何下手;其次,婚禮成本對於很多年輕的新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再次,他們需要在每一個環節分別挑選合適的商家,並與這些商家保持幾個月的溝通,這無疑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Lady Marry 面向的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想 DIY 一場獨一無二的婚禮的新人們。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兼顧“DIY”和“省錢、方便、簡潔”這些令人愉悅的體驗?Lady Marry 的思路是從兩個方面來提供服務:

 

第一,為新人們提供一個智慧的婚禮策劃管理工具,讓婚禮策劃變得更方便、高效;

第二,為商家和新人提供資訊撮合服務,讓新人以更低的成本(時間和金錢)找到各個環節的商家

婚禮服務行業的資訊不對稱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方面,對於已經結婚的人來說,他們在籌辦婚禮時的經歷和經驗隨著婚禮的結束也就都扔掉了,往往不會留存,即使分享,也只能和身邊有限的人分享;另一方面,商家和使用者的資訊不對稱,使用者往往需要打電話或者自己去實體店才能瞭解到相關資訊,花費大量時間,而且商家的資訊也不透明。Lady Marry希望借助眾包式內容分享、結構化資料處理和搭建買賣雙方資訊撮合平臺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Lady Marry 面向所有用戶搭建了一個眾包的內容分享平臺,所有結過婚的人們都可以上傳自己的經驗心得,包括婚禮策劃是怎樣的、自己的 to-do-list 是怎樣的、哪些商家比較好等資訊。Joanne 說,希望能做出一個婚禮行業的 GitHub。

 

其次,這些資料會在 Lady Marry 上逐步豐富並沉澱,而他們也將對這些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結構化處理,搭建一個婚禮資料庫。這個資料庫中包含多個典型的策劃方案、代表性商家、推薦的 to-do-list 等資料模組,可以推薦給擁有不同特點和需求的新人。與聚喜貓的“讓所有環節標準化、結構化”的思路不同,Lady Marry 在做這些“範本”的時候更多的讓商家保留了自己的個性化服務。不過未來可能會更加趨向于重新設計標準化的服務和定價模型。

 

此外,Lady Marry 還聚集了大量商家,其中個人工作室占大頭,有 500 多個。這些商家 80% 分佈在加州,其餘的基本在東部以及夏威夷地區,他們可以將自己所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種類、價格等資訊都發佈出來,Lady Marry 會根據此前資料分析的結果向使用者進行推薦,用戶也可以自行選擇。在保證商家服務品質方面,首先 Lady Marry 團隊會以一定的標準對所有申請合作的商家進行篩選(團隊成員都有著豐富的婚禮策劃經驗);其次,用戶在婚禮結束後需對每一家服務提供者給出回饋或評分,這也將直接影響合作商家在 Lady Marry 上的推薦指數。不過,Lady Marry 只扮演資訊撮合和擔保人的角色,商家與新人之間的後續溝通和交易將線上下完成,但最終交易成功的商家需付給 Lady Marry 一定比例的傭金。

 

如果僅僅是做內容分享和資訊撮合,我覺得 Lady Marry 的特色和優勢並不明顯。我認為,LM最核心的東西應該利用資料分析能力線上上用“專案管理”的方式來更高效的做婚禮策劃。這也同樣是這個團隊的優勢:團隊核心成員都畢業于沃頓商學院,而 Joanne 本人也在 KPMG 有過豐富的管理諮詢經驗。在美國,一個婚禮從開始籌畫到結束平均要歷時 14 個月、涉及約 15 個團隊的合作、每週用於婚禮的時間大概在 10 小時。Joanne 說,一場婚禮就像一個龐大的專案一樣,是需要管理的。雖然聽起來很不 romantic,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

 

Lady Marry 對婚禮這個“大專案”的管理是基於 to-do-list 展開的。

 

首先,Lady Marry 會將用戶的需求、特點和自己婚禮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匹配,給出用戶一個推薦的 to-do-list。在這個 list 的基礎上,包括用戶和各家參與到這個婚禮中來的商家們都將獲得許可權,以對這個婚禮計畫隨時進行修改和增補,也就是依靠大家的力量逐步逼近那個理想的策劃方案。LM 則搭建了一個讓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隨時貢獻 idea、完善方案的平臺,比線上下逐家進行溝通要高效不少。

 

然後,Lady Marry 會根據 list 向使用者進行即時提醒和推薦。這就好像是一個婚禮策劃師一樣,他會按周或按月與新人進行溝通,監督他這個月的工作是否完成,並給出下個月的任務,只不過現在 LM 扮演了這個角色。LM 會按照 to-do-list 向用戶發送推送通知(目前 app 還未全面上線,暫時採用的是郵件的方式),並且會給出一些相應的推薦和建議,説明使用者按照進度逐步完善方案。比如,在提醒用戶定婚禮場地的時候,LM 會給出一些推薦的場地,並告訴用戶下一步就該在一個月內找好攝影師了,並告訴用戶大概的成本、給出幾個推薦的攝影師。這些推薦的權重由三方面的資料來決定:與婚禮有關的指標,如籌備時間、風格等;用戶的消費習慣;商家的品質評級。

 

目前,Lady Marry 能實現的就是這麼多了。不過,未來它將進一步貫徹眾包的思想,接入大量兼職策劃師、攝影師、化妝師,或僅僅是個愛好者也行,讓他們也成為你婚禮的“造夢師”。這種共用經濟模式將更大限度的調用社會資源。Joanne 說,在矽谷的科技公司裡其實有著有很多愛好攝影、策劃的工程師們,他們也非常樂意貢獻自己的創造力。初期,這些兼職“造夢師”們會作為助手的角色參與,Lady Marry 也會引入一定的培養機制。但未來,這些強大的眾包力量將成為平臺中的主力。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版 Copyright © 101多媒體科技事業群 All Rights Reserved.